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蒙餐鸡茸牛蹄筋的原料、制作工艺、感官要求及质量指标。本文件适用于蒙餐鸡茸牛蹄筋的制作与经营。
Title:Mongolian Cuisine - Chicken Puree with Beef Hoof Tendon
中国标准分类号:X4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632-2013 蒙餐 鸡茸牛蹄筋》是一项关于蒙古族传统菜肴的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在范围部分明确指出本标准适用于以鸡茸和牛蹄筋为主要原料制作的蒙餐菜品。这为后续的具体要求提供了适用范围的基础。
其次,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对鸡茸和牛蹄筋进行了清晰界定。鸡茸是指将鸡肉经过精细加工制成的细腻糊状物,而牛蹄筋则是指从牛蹄部提取的胶原蛋白丰富的组织。这些定义确保了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得以统一。
在技术要求方面,标准对原材料的选择提出了严格要求。鸡茸应选用新鲜或冷冻的优质鸡肉,且无异味、无变质现象;牛蹄筋则需来源于健康屠宰的牛,确保无病害、无污染。此外,还规定了辅料如盐、糖等的基本质量指标,保证调味品不会影响菜品的整体风味。
卫生指标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标准要求成品中的微生物限量必须符合GB 2762的规定,重金属含量不得超过GB 2762规定的最大允许量,这体现了对消费者健康的高度重视。
最后,在检验方法与规则上,标准明确了感官检验、理化检验以及微生物检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并规定了抽样方法和判定规则,确保每一批次的产品都能得到准确的质量评估。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15/T 632-2013 蒙餐 鸡茸牛蹄筋》不仅规范了菜品的制作工艺,更从源头到成品全方位保障了食品的安全性和品质,对于传承和发展蒙古族饮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