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潘集酥瓜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潘集酥瓜的生产、收购、贮运及销售。
Title:Panhji Melon - DB34T 1914-2013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1914-2013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潘集酥瓜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产地环境
- 要求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5010的规定。这意味着土壤质量、灌溉水质以及空气质量等必须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基本要求。
2. 栽培技术
- 播种育苗:种子处理需用温水浸泡6至8小时,然后在25℃至30℃条件下催芽,当70%以上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 定植:定植前要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kg至5000kg,并配合施用适量磷钾肥。定植时要注意株行距,通常为0.8m×1.5m。
- 田间管理: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及时整枝打杈,促进通风透光。
3. 病虫害防治
-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可以采用农业措施如轮作倒茬、清洁田园等方法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化学防治时应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4. 采收
- 根据果实发育情况确定最佳采收时间。一般从开花授粉到果实成熟需要30天左右。采收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伤果实表面。
5.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每批产品都应附有标签,标明品名、产地、生产单位、生产日期等信息。
- 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包装材料的相关规定,确保无毒无害。
- 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雨防晒,装卸时要小心操作,防止机械损伤。
- 贮存环境温度控制在10℃至15℃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定期检查产品质量状况。
以上是对DB34/T 1914-2013中部分内容的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