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利水电工程中水泥土截渗墙的试验方法、测试要求及评价标准。本文件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水泥土截渗墙的质量检测与性能评估。
Title:Test Code for Cement-soil Cutoff Wall in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1928-2013《水利水电工程水泥土截渗墙试验测试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主要用于指导水利水电工程中水泥土截渗墙的试验测试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试验准备
在进行水泥土截渗墙试验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根据标准规定,试验前应明确试验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试验场地,并确保试验设备齐全且处于良好状态。此外,还需要对现场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记录,包括土壤类型、含水量等参数。
材料要求
对于用于制作水泥土截渗墙的材料,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水泥作为主要原料,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42.5级,并且必须符合GB175的规定。土料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应选用塑性指数大于17的粘性土或粉质粘土,且土料中的有机物含量不得超过5%。
施工工艺
标准对水泥土截渗墙的施工工艺进行了规范。首先,确定合理的拌合比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水泥与土的质量比为1:2至1:3之间。其次,在搅拌过程中要保证均匀性,避免出现离析现象。最后,施工完成后需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
测试项目
为了评估水泥土截渗墙的效果,标准列出了多项必要的测试项目。其中包括抗压强度试验、渗透系数测定以及密度测量等。这些测试能够全面反映水泥土截渗墙的物理力学性能及其防渗效果。
数据分析与报告编制
完成所有测试后,应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处理。标准强调,任何结论都必须基于准确可靠的数据得出,并且最终形成的试验报告应当详尽清晰,包含但不限于试验目的、方法、结果及建议等内容。
以上是对DB34/T 1928-2013部分关键内容的深入解析。遵循此标准有助于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保障工程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