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预制混凝土护坡砌块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及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水利、河道整治及岸坡防护工程中使用的预制混凝土护坡砌块。
Title:Prefabricated Concrete Slope Protection Block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1930-2013《预制混凝土护坡砌块》是一项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预制混凝土护坡砌块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对其中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技术要求
1. 外观质量
标准中明确指出,预制混凝土护坡砌块的表面应平整、无明显裂缝、缺棱掉角等缺陷。这一要求确保了砌块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避免因外观质量问题导致结构失效。
2. 尺寸偏差
对于长度、宽度和高度的允许偏差做出了具体规定。例如,长度和宽度的允许偏差为±5mm,高度的允许偏差为±3mm。这些严格的规定有助于保证砌块之间的契合度,从而提高整体护坡工程的质量。
3. 抗压强度
标准中规定了不同等级护坡砌块的最低抗压强度要求。例如,C30等级的砌块抗压强度不应低于30MPa。这直接关系到护坡结构的安全性能,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用合适强度等级的砌块。
试验方法
1. 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需在自然光线下进行,通过目测判断砌块是否有裂缝、缺损等问题。这项检查简单直观,但却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步骤。
2. 尺寸测量
使用精度不低于1mm的钢直尺或卡尺来测量砌块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计算相应的偏差值。精确的测量手段能够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 抗压强度测试
按照GB/T 4111的方法进行抗压试验,将砌块放置于压力机上直至破坏,记录最大荷载值并据此计算抗压强度。该试验对于评估砌块承载能力至关重要。
检验规则
1. 组批与抽样
同一原材料、同一工艺条件下生产的同规格砌块构成一个检验批。从每批中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检测,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
2. 出厂检验
出厂前必须对砌块的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批次取样做抗压强度试验。只有符合所有技术指标的产品才能出厂销售。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 标志
每块砌块上应清晰标注生产厂名、产品型号、生产日期等信息。这些标识不仅方便用户了解产品信息,也有助于追溯质量问题。
2. 包装
应采用适当的包装方式以保护砌块不受损坏。通常情况下,砌块之间会用软质材料隔开,并妥善捆扎固定。
3. 运输和贮存
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碰撞和倾倒,同时注意遮盖以防雨淋。贮存时应选择干燥通风的地方堆放,避免长时间暴晒或浸泡水中。
以上是对DB34/T 1930-2013《预制混凝土护坡砌块》中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入解析,希望对您理解和应用该标准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