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辣椒疫病综合防控的技术要求,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辣椒疫病的预防与控制。
Title: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epper Blight Dise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1944-2013《辣椒疫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辣椒疫病的科学防控。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解读。
在“3.1.1”中规定了农业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和适期播种等。其中选用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抗病类型;合理轮作可有效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积累,建议与非茄科作物轮作三年以上;适期播种则要依据当地气候特点确定最佳播期,以避开高温高湿发病高峰。
“3.2.2”提到化学药剂防治时要求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并且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交替使用。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同时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例如,在发现中心病株后立即施药,常用药剂有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或687.5克/升氟吡菌胺悬浮剂等。
“4.1”强调了田间管理的重要性,如及时清除病残体、保持田间通风透光良好以及控制灌水量等。这些措施能够降低田间湿度,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特别是灌水时要避免大水漫灌,提倡滴灌或渗灌方式,以减少病菌传播途径。
通过上述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辣椒疫病的发生和发展,确保辣椒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