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蒙餐炸羊尾的术语和定义、要求、制作工艺、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羊尾为主要原料,经特定工艺加工制成的蒙餐炸羊尾。
Title:Mongolian Cuisine - Fried Sheep Tail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606-2013《蒙餐 炸羊尾》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规定了炸羊尾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标准明确了“炸羊尾”这一菜品的具体含义,即以羊尾脂肪为主要原料,经过特定工艺加工制成的传统蒙古族风味食品。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要求提供了基础。
2. 要求:
- 感官指标:包括色泽、气味、滋味、组织形态等。例如,色泽应呈金黄色,气味纯正无异味,滋味鲜美适口,组织形态完整不散碎。
- 理化指标:如水分含量不得超过一定限度,脂肪含量需符合特定比例,以确保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 卫生指标:严格控制微生物指标,确保产品安全卫生,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3. 试验方法:对于上述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比如使用专业仪器测量水分含量,通过感官评定来判断色泽和滋味是否达标等。
4. 检验规则:明确了抽样方法、检验分类以及判定规则。生产企业需按照规定的程序对每批次产品进行自检,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抽查。
5.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要求在外包装上清晰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运输过程中要避免碰撞挤压;贮存环境需保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
以上内容涵盖了从原材料选择到成品销售整个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旨在保证蒙餐炸羊尾的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体现了传统美食制作工艺的文化传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