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绵羊卵母细胞体外受精技术的操作流程、设备要求、试剂配制、质量控制及胚胎保存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绵羊卵母细胞的采集、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及胚胎培养等研究和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Operation Procedures for In Vitro Fertilization of Sheep Oocyt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3501-2013绵羊卵母细胞体外受精技术操作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绵羊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操作流程,提高受精成功率和胚胎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实验材料准备:标准要求使用健康无病的绵羊作为供体,并确保采集的卵母细胞质量良好。在采集过程中,应避免对卵母细胞造成机械损伤,这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受精效果。
2. 卵母细胞的成熟培养:规定了卵母细胞成熟培养的具体条件,包括培养液成分、温度、pH值等。例如,培养液需含有适当的能量物质如葡萄糖,温度控制在38.5℃左右,pH值维持在7.4±0.2之间。这些参数的选择是基于大量研究得出的最佳条件,能够有效促进卵母细胞的成熟过程。
3. 精子处理与保存:对于精子的选择与处理,标准强调了精子活力的重要性。要求精子在获取后立即进行质量检测,选择活力强、形态正常的精子用于受精。同时,提供了几种不同的精子保存方法,如液氮冷冻法,以保证精子在长期储存中的活性。
4. 体外受精操作:明确了受精的具体步骤和技术要点。包括受精液的配制、受精时间的设定(通常为18-24小时)以及受精后的观察记录。此外,还特别指出,在受精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环境条件,防止污染,这对提高受精率至关重要。
5. 胚胎培养与移植:标准也涵盖了胚胎培养及移植的相关内容,比如胚胎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条件的维持等。建议采用连续培养的方式直至胚胎发育至囊胚阶段,然后择优移植到受体母羊体内。
以上是对DB65/T 3501-2013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解读,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有效地提升绵羊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成功率,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