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三角帆蚌养殖的场地选择、水质要求、苗种放养、日常管理、病害防治及收获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三角帆蚌的人工养殖生产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riangle Sail Mussel Cul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488-2012《三角鲂养殖技术规范》是浙江省地方标准,规定了三角鲂的养殖环境条件、亲本选择与培育、繁殖、鱼苗培育、成鱼养殖、病害防治和生产记录等内容。以下对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养殖环境条件: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且无污染,池塘面积一般为5~20亩,水深控制在1.5~2.0米之间。池塘底部以壤土或粘土为宜,并配备完善的进排水系统。这些条件能够确保三角鲂有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2. 亲本选择与培育:亲本应来源于质量可靠的种质资源场,雌雄比例为1:1至1:1.5。亲本培育期间要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同时注意观察亲本健康状况,及时处理病害问题。良好的亲本状态是获得优质鱼苗的前提。
3. 繁殖:繁殖季节通常安排在春季水温回升到18℃以上时进行。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受精卵需静置孵化,水温控制在20~25℃范围内,孵化时间为36~48小时。严格控制繁殖条件可以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
4. 鱼苗培育:鱼苗培育初期投喂轮虫等小型浮游动物,随着个体增大逐步过渡到配合饲料。每日投喂次数不少于三次,投饵量根据鱼苗摄食情况调整。定期监测水质变化,适时换水,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
5. 成鱼养殖:成鱼养殖密度不宜过高,每平方米放养量控制在50~100尾之间。日常管理中要注意观察鱼类活动情况,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合理搭配饲料种类和营养成分,促进鱼类健康成长。
6. 病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养殖过程中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消毒池塘及工具设备。一旦发现疾病迹象,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有效治疗手段,避免病情蔓延。
7. 生产记录:建立完整的生产档案制度,详细记录每次繁殖、培育、养殖过程中的关键数据信息,便于后续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养殖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