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福建省行业协会(商会)评估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评估内容、评估方法、评估程序和结果应用。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行业协会(商会)的评估工作。
Title:Assessment Specifications for Industry Associations (Chambers of Commerce) in Fujian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A20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福建省行业协会(商会)评估规范(DB35/T 1323-2013)是一部地方性标准,旨在规范和提升行业协会、商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总则
该标准适用于福建省内依法登记成立的行业协会、商会的评估工作。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行业组织的服务质量和社会公信力,促进其健康发展。
组织机构与管理
根据标准要求,行业协会或商会应当设立完善的组织架构,包括但不限于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这些机构需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确保决策过程透明且高效。此外,还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如财务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等,以保障组织运作规范化。
服务功能
在服务功能方面,标准强调行业协会或商会应当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会员提供多样化服务。这包括但不限于政策咨询、信息交流、培训教育、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内容。同时,鼓励开展行业自律活动,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财务管理
对于财务管理,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首先,所有收入来源必须合法合规,并及时入账;其次,支出项目需经过集体审议批准后方可执行;最后,定期向会员公开财务状况,接受监督审查。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可以有效防止腐败现象发生,增强组织信誉度。
社会责任
除了自身发展外,标准还特别提到行业协会或商会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例如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支持公益事业;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注重节能减排;并且主动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监督与评价机制
为了保证上述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标准还建立了完善的监督与评价体系。一方面,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定期对各协会商会进行绩效考核;另一方面,则依靠广大会员群众参与评议打分。最终形成综合评分结果作为年度评优依据之一。
总之,《福建省行业协会(商会)评估规范》(DB35/T 1323-2013)从多个维度出发全面规范了行业协会商会的行为准则和发展方向,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秩序更加健康有序地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