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服务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时,审核报告编制的技术要求和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服务业企业或单位进行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的编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lean Production Audit Report in Service Indus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Z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978-2013《服务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制技术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为服务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对其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服务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全过程,包括审核准备、预审核、审核方案的产生和筛选、方案的确定、方案实施以及持续清洁生产等阶段。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和界限,确保其在服务业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审核准备
在审核准备阶段,企业应成立清洁生产审核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同时要制定审核工作计划,确定审核重点。特别强调了收集基础资料的重要性,包括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图、主要能源资源消耗数据、污染物排放情况等。这些资料为企业后续的审核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预审核
预审核阶段要求对企业进行全面调查,识别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和清洁生产机会。通过现场勘查、员工访谈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利用物料平衡法、能量平衡法等方法进行分析。这一环节的重点在于初步判断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善潜力。
四、审核方案的产生和筛选
基于预审核的结果,企业需要提出一系列清洁生产方案。这些方案可以分为无低费方案、中高费方案以及管理性方案。对于每种方案都需进行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环境效益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综合评估。最终筛选出最优方案进入下一阶段。
五、方案的确定
选定的清洁生产方案应当经过进一步的技术论证和完善,形成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确定实施时间表、责任部门及人员配置、所需资金预算等内容。此外还需建立相应的监测体系,以便于后期效果评价。
六、方案实施
实施方案的执行是整个清洁生产审核过程的核心部分。在此期间,企业需要严格按照既定计划推进各项措施落地,并定期检查进度确保按期完成任务。同时也要做好相关记录,为后续总结提供依据。
七、持续清洁生产
完成一轮清洁生产审核后,并不代表工作的结束。相反,它只是开始持续改进的第一步。企业应该将清洁生产的理念融入日常经营管理之中,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断探索新的节能降耗途径,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八、报告编制要求
最后,在所有工作完成后,企业需编写一份完整的清洁生产审核报告。报告内容至少应涵盖基本情况介绍、审核过程概述、主要成果展示(如节能节水减排指标变化)、存在问题分析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编写时应注意逻辑清晰、数据准确、语言简洁明了。
综上所述,《服务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制技术规范》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系统的操作指南,还强调了全过程管理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性。通过遵循该标准,服务业企业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增强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