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鄂伦春民族服饰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传统工艺制作的鄂伦春民族服饰。
Title:Ethnic Ewenki Costume - DB15T 561-2013
中国标准分类号:Y80
国际标准分类号:6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鄂伦春民族服饰的DB15/T 561-2013标准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鄂伦春族传统服饰的设计、制作和使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鄂伦春民族服饰的设计、生产、检验及销售。这表明该标准不仅涵盖了服饰的制作过程,还涉及到了产品的最终质量检验和市场流通环节。
2. 术语和定义:标准中对“鄂伦春民族服饰”进行了明确界定,强调了其作为鄂伦春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这一部分为后续的具体要求奠定了理论基础。
3. 基本要求:
- 材料选择:规定了应优先选用天然纤维材料,如羊毛、驼绒等,并且对于染料的选择也有严格限制,以确保对人体无害。
- 工艺要求:强调了手工技艺的重要性,提倡保留传统的缝制方法,同时也要结合现代技术提高效率。
4. 款式设计:
- 色彩搭配:建议采用具有鄂伦春特色的颜色组合,比如深蓝与白色相间,象征着蓝天白云下的森林生活。
- 图案装饰:允许在服装上添加象征狩猎文化的图案,如鹿角、箭头等元素,但需保持整体和谐美观。
5. 尺寸规格:提供了成人及儿童不同体型下适合的服装尺寸参考表,便于实际操作时参考执行。
6. 检验规则:包括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种方式。前者是对每批产品都进行检查;后者则是定期抽取样品进行全面评估。此外还明确了不合格品处理办法。
7.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要求在外包装上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家信息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潮防晒;长期存放时则需要避免虫蛀鼠咬等问题。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DB15/T 561-2013标准不仅关注到了鄂伦春民族服饰本身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实用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力求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