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天津市人工灌木林主要树种平茬复壮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管理措施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的人工灌木林主要树种的平茬复壮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juvenation of Artificial Shrub Forests by Coppicing in Tianjin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557-2013人工灌木林主要树种平茬复壮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人工灌木林中主要树种的平茬复壮作业流程和技术要求。这项标准对于促进当地生态恢复、提高植被覆盖率以及推动林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内以柠条、沙棘等为主要树种的人工灌木林平茬复壮工作。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地域和树种范围,有助于确保技术措施因地制宜。
2. 术语和定义:
- 平茬:指对生长超过一定高度或年龄的灌木进行修剪,使其重新萌发新枝条的过程。
- 复壮:通过科学管理使灌木恢复生机活力的状态。
3. 平茬时间:规定每年春季(4月至5月)为最佳平茬时期。此时间段气温回升有利于伤口愈合及新芽萌发,同时避免了冬季寒冷可能带来的冻害风险。
4. 平茬高度:根据不同树种特性设定具体数值。例如,柠条建议留茬高度控制在10厘米左右;而沙棘则可适当提高至20厘米。合理确定留茬高度能够保证植株有足够的养分储备来支持后续生长。
5. 抚育管理:包括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强调根据土壤条件适时适量施加有机肥,并保持适度湿润环境;定期巡查监控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生物或化学手段进行防控。
6. 效果评估:提出通过观察新生枝条数量、密度及其健康状况等方式评价平茬复壮成效。良好的效果应表现为当年即可见到明显增产效益,且连续几年维持较高水平。
以上是对《DB15/T 557-2013人工灌木林主要树种平茬复壮技术规程》中部分内容的重点阐述与分析。遵循这些指导原则可以有效提升人工灌木林的整体质量和经济效益,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