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施工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Code for Geological Hazar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911-201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技术规程》是湖北省地方标准,于2013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规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性。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行政区域内因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六类地质灾害的防治工程施工。
二、基本规定
1. 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并在资质范围内承接工程。
2. 施工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措施及安全措施。
3.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设计文件和技术标准,不得擅自更改设计方案。
三、施工准备
1. 现场踏勘:施工单位需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踏勘,了解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周边环境状况。
2. 技术交底: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确保各方对设计意图和技术要求有统一认识。
3. 材料检验:所有用于工程的材料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特别是对于锚杆、土工合成材料等关键材料,其性能指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四、具体施工方法
1. 坡面防护工程
- 锚固工程:锚杆孔位偏差不大于±50mm,孔深允许偏差为+200mm至0mm;注浆压力不低于0.4MPa,且保持稳定至少10分钟。
- 挡墙工程:挡墙基础埋置深度不得小于设计值,且不小于0.5m;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7.5。
2. 排水工程
- 排水沟槽开挖宽度比设计宽度大20cm~30cm,以保证回填质量;沟底纵坡坡度不应小于0.3%。
3. 泥石流防治工程
- 拦挡坝体顶部高程应高出设计洪水位0.5m以上;坝体断面尺寸误差不超过±5%。
五、质量检验与验收
1. 每道工序完成后均需进行自检,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2. 工程完工后由监理单位组织联合验收,验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外观检查、测量复核、功能性试验等;
3. 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并形成完整的竣工资料归档保存。
六、安全管理
1.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2. 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等防护装备;
3. 夜间施工时应采取必要照明措施,确保作业安全。
以上就是DB42/T 911-201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技术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解读。这些规定旨在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效果。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