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桐低产林改造的术语和定义、适用范围、基本原则、改造技术措施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油桐低产林的改造和经营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ow-yield Tung Oil Tree Forest Reno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902-2013《油桐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是湖北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油桐低产林的科学改造和高效经营。以下选取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林分调查与评估
规程要求在改造前进行全面的林分调查,包括立地条件、林分结构、生长状况等。特别是要明确林分密度、树龄分布以及病虫害情况。例如,对于林分密度过高的情况,建议采取疏伐措施,确保每株油桐树有足够空间获取光照和养分。同时,规程强调对病虫害严重的区域应优先处理,避免其蔓延影响整体林分质量。
改造方式选择
规程指出,根据油桐林的具体状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改造方式。对于幼龄林,推荐采用抚育间伐结合施肥的方法;而对于成龄林,则可实施更新采伐或高接换种技术。特别提到,当油桐树龄超过20年且产量显著下降时,可以考虑采用高接换种技术,将优良品种嫁接到原有树体上,以快速提升产量。
抚育管理措施
规程提出了具体的抚育管理措施。一是合理施肥,建议每年春季施用有机肥与复合肥各一次,施肥量根据树龄及土壤肥力调整。二是修枝整形,规程提倡每年冬季进行一次修枝,去除枯死枝、病虫枝及过密枝条,保持树冠通风透光。三是灌溉排水,在干旱季节应及时灌溉,雨季则要注意排除积水,防止根系腐烂。
病虫害防治
规程特别强调了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并给出了预防与治理的具体方法。比如针对常见的炭疽病,建议使用波尔多液进行喷雾防治;针对食叶害虫,可用高效低毒的杀虫剂进行喷洒。同时,规程还提倡采用生物防治手段,如释放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数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经济效益评估
规程最后指出,在完成低产林改造后,需定期监测林分的生长指标和经济效益。通过对比改造前后的主要经济指标(如单位面积产量、果实品质等),评估改造工作的成效。此外,还鼓励建立长期跟踪体系,记录不同改造措施下的林分变化数据,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以上是对DB42/T 902-2013《油桐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希望能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