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淮北地区夏播花生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与贮藏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淮北地区夏播花生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mmer-sown Peanut Production in Huabei Area of Anhui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1889-2013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淮北地区夏播花生的生产技术要求。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处理
1. 品种选择:应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夏播花生品种。如鲁花14号、远杂9102等。
2. 种子处理:播种前要进行精选种子,剔除秕粒、病粒和杂质。播种前10-15天晒种2-3天,提高种子活力。播种前用根瘤菌剂拌种,增强固氮能力。
二、整地施肥
1. 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耕翻晒垡,耕深20-25厘米。播前精细整地,达到\"平、松、净、透\"的要求。
2. 施肥:施足基肥,一般亩施有机肥2000-3000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氯化钾10-15公斤。肥料要均匀撒施,并结合整地深翻入土。
三、播种
1. 播期:适宜播期为6月上旬至7月上旬,以6月中下旬为最佳播期。
2. 播量:每亩用种量控制在20-25公斤,确保每亩基本苗数在2万株左右。
3. 播法:采用机械精量播种,行距35-40厘米,穴距15-18厘米,每穴双粒播种。
四、田间管理
1. 查苗补苗:出苗后要及时检查,对缺苗断垄处进行补种或移栽。
2. 中耕除草:苗期进行2-3次中耕除草,第一次在齐苗后,第二次在初花期,第三次在盛花期。
3. 追肥:在初花期和结荚期各追肥一次,每次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
五、病虫害防治
1. 主要病害:主要有叶斑病、锈病等。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
2. 主要虫害:主要有蚜虫、蛴螬等。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
六、适时收获
1. 收获时间:当植株大部分叶片变黄脱落,果壳变硬时即可收获。
2. 收获方法:采用人工或机械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使荚果含水量降至10%以下入库贮藏。
以上是DB34/T 1889-2013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希望对从事淮北地区夏播花生生产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