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安茶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加工技术要求、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安茶生产与质量控制。
Title:Anhui Tea - Specifications and Test Method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1841-2013《安茶》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安茶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以下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解读:
一、范围与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以安徽境内生产的适制安茶的鲜叶为原料,经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安茶产品。
二、要求
1. 感官指标:安茶应具有正常的色泽、香气和滋味,不得有异味、异嗅,不应含有非茶类夹杂物。
2. 理化指标:水分含量不超过6.5%,总灰分不超过6.0%,水浸出物含量不低于30.0%。
3. 卫生指标:按照GB 2762的规定执行,铅含量不得超过5.0mg/kg,农药残留量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三、试验方法
1. 感官品质的评定采用审评杯碗法,在室内自然光线下进行。
2. 理化指标的测定按照GB/T 8304的规定进行。
四、检验规则
1. 组批规则:同一批投料、同一生产线、同一班次生产的产品为一个批次。
2. 抽样方案:按GB/T 30375中的规定进行抽样,样品分为检验样品和备用样品。
五、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1. 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的要求。
2. 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避免日晒雨淋,装卸时轻拿轻放。
3. 贮存环境应干燥通风,温度低于25℃,相对湿度低于65%,远离有毒有害物质。
以上是对DB34/T 1841-2013《安茶》中一些重要条款的解读,有助于生产企业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