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别山玉的定义、分类、鉴定特征及检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大别山玉的鉴定与分类。
Title:DB34T 1852-2013 Dabie Mountain Jade
中国标准分类号:Y80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1852-2013 大别山玉》标准对大别山玉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以下从几个重要条文入手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中定义的大别山玉是指产于大别山地区,主要由透闪石矿物组成,具有一定的工艺价值的玉石。这一定义明确了大别山玉的产地范围及其主要矿物成分,强调了其工艺价值,为后续分类和质量评定提供了基础。
在分类部分,标准将大别山玉分为山料、籽料、戈壁料三类。山料是指原生矿开采的玉石原料;籽料是经自然风化剥离后搬运至河流中的玉石;戈壁料则是经过长期风蚀作用形成的玉石。这种分类方式充分考虑了玉石形成环境的不同,有助于消费者了解玉石的来源和特性。
关于要求部分,标准对大别山玉的颜色、透明度、光泽、密度、折射率等物理化学性质提出了具体指标。例如颜色以白、青、碧为主,透明度要求半透明至不透明,密度应在2.90g/cm³至3.02g/cm³之间。这些指标为鉴定大别山玉真伪优劣提供了科学依据。
标准还规定了试验方法,包括使用分光镜检测颜色、采用比重瓶法测定密度、利用阿贝折射仪测量折射率等。这些方法操作性强,能够准确反映大别山玉的各项性能参数。
检验规则明确了抽样方案、判定规则以及复检规则。按照规定,每批产品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检测,若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可加倍取样复检。这种严谨的检验流程确保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此外,标准对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也做出了规范。要求标明产品名称、规格、等级、生产日期等信息,并采取防潮、防震措施进行包装,运输过程中避免剧烈碰撞。这些规定有利于保护大别山玉的质量和外观。
总之,《DB34/T 1852-2013 大别山玉》标准涵盖了大别山玉从生产到流通的各个环节,为推动该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