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活垃圾焚烧厂飞灰和炉渣中可燃物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生活垃圾焚烧厂飞灰和炉渣中可燃物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Method of Combustible Matter in Fly Ash and Furnace Slag
中国标准分类号:X7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546-2013《飞灰和炉渣可燃物测定方法》是由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地方标准,适用于燃煤锅炉运行过程中对飞灰和炉渣中可燃物含量的测定。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燃煤锅炉飞灰和炉渣中可燃物含量的方法,包括仪器设备、试样制备、试验步骤及结果计算等。适用于各种类型燃煤锅炉运行时的飞灰和炉渣可燃物含量测定。
2. 术语和定义:
- 飞灰:由燃料燃烧后随烟气排出的颗粒状物质。
- 炉渣:燃料在炉膛内燃烧后剩余的固体残余物。
- 可燃物含量:指飞灰或炉渣中未完全燃烧的有机物的质量百分比。
3. 仪器设备:
- 烘箱:用于烘干样品。
- 分析天平:精度要求为0.0001g。
- 马弗炉:温度控制范围为800℃至900℃。
- 干燥器:用于冷却样品。
4. 试样制备:
- 从锅炉飞灰收集装置或炉渣排放口采集代表性试样。
- 样品应尽快进行处理以防止氧化。
- 将样品破碎并过筛至所需粒度(通常为小于0.2mm)。
5. 试验步骤:
- 样品烘干:将样品放入烘箱中,在105℃±5℃条件下烘干至恒重。
- 称量:精确称量烘干后的样品质量。
- 煤样燃烧:将样品置于马弗炉中,在800℃±25℃下灼烧30分钟。
- 冷却与称量:将灼烧后的样品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再次称量。
6. 结果计算:
可燃物含量按下式计算:
\\[
C = \\frac{m_1 - m_2}{m_1} \\times 100\\%
\\]
式中:
- \\(C\\):可燃物含量,单位:%;
- \\(m_1\\):烘干后样品质量,单位:g;
- \\(m_2\\):灼烧后样品质量,单位:g。
7. 精密度:重复性限\\(r\\)和再现性临界差\\(R\\)应符合表1的规定。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15/T 546-2013标准提供了详细的飞灰和炉渣可燃物测定流程,确保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提高燃煤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