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黄瓜(番茄)根结线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设施黄瓜(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Root-knot Nematode Disease in Greenhouse Cucumber (Tomato) - DB15T 545-2013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设施黄瓜(番茄)根结线虫病防治技术规程》(DB15/T 545-2013)是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设施黄瓜和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防治原则
标准明确指出,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这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等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土壤消毒等手段,在病害发生前就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病原菌积累,降低发病风险。
农业防治
在农业防治部分强调了合理布局与轮作制度的重要性。建议设施内种植黄瓜或番茄时,应避免连作,并实行至少两年以上的轮作周期。特别是将非寄主作物如禾本科植物作为中间作物,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中根结线虫的数量。此外,还提倡使用无病种子和种苗,确保生产起点清洁。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方法主要包括高温闷棚处理及蒸汽消毒技术。其中,高温闷棚要求在夏季高温季节关闭温室门窗,使室内温度达到50℃以上持续7天以上,能够有效杀死土壤表层至一定深度内的线虫。而蒸汽消毒则适用于小面积区域,通过引入高温蒸汽对土壤进行彻底灭菌。
化学防治
化学药剂的选择需根据实际情况慎重决定。标准推荐了几种常用的杀线虫剂,如阿维菌素类制剂等,并规定了具体使用浓度和次数。同时强调了安全间隔期的概念,即从最后一次用药到收获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时间间隔,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型的防控策略。标准鼓励利用拮抗菌株或者有益微生物来抑制根结线虫生长繁殖。例如某些特定细菌能够分泌抑制物质直接作用于线虫幼虫,从而达到控制效果。此外,还可以采用捕食性天敌如螨类来辅助控制虫口密度。
监测预警
为了更好地掌握病情动态,标准提出了建立监测网络的要求。每个设施基地都应当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和技术人员,定期采集样本分析土壤中根结线虫数量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增高趋势,则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加大防控力度。
总结
本标准为设施黄瓜(番茄)根结线虫病提供了全面系统的解决方案。它不仅涵盖了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管理措施,还积极推广新技术新理念,力求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目标。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共同维护农业生产的安全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