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富硒青贮饲料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原料要求、添加剂使用、制作工艺、质量控制及储存运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富硒青贮饲料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lenium-enriched Silage Feed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557.2-2012富硒青贮饲料生产技术规程》是陕西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富硒青贮饲料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生产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及检验方法等内容。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
- 富硒青贮饲料:指在青贮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硒元素,使饲料中的硒含量达到特定水平的一种青贮饲料。
- 青贮:通过厌氧发酵将新鲜植物材料保存为长期储存饲料的过程。
解读:这部分明确了富硒青贮饲料的核心概念,强调了其与普通青贮饲料的区别在于硒元素的添加,同时定义了青贮的基本原理,为后续内容奠定了基础。
2. 原料要求
- 原料应选用新鲜、无霉变、无污染的植物材料,如玉米、苜蓿等。
- 添加的硒源应符合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优先选择有机硒产品。
解读:原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品质。本条文要求原料必须新鲜且无污染,确保饲料的安全性。同时,对硒源的选择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使用有机硒以提高安全性与吸收率。
3. 生产技术要求
- 青贮过程需控制水分含量在60%-70%之间。
- 硒元素的添加量应根据目标硒含量确定,通常每吨原料添加硒0.1-0.3克。
- 发酵时间不少于45天,期间应定期检查温度和pH值。
解读:这些技术参数是保证青贮成功的关键。水分含量直接影响微生物发酵效果,而硒的添加量则需精确控制,以避免过量或不足。发酵时间的设定是为了确保充分的厌氧发酵过程,定期监测温湿度和酸碱度有助于及时调整工艺条件。
4. 质量控制
- 成品饲料中硒含量应达到200-800微克/千克。
- 感官指标包括色泽均匀、无异味、无霉变。
解读:质量控制是保障饲料安全和营养价值的重要环节。硒含量的范围设定既满足了动物营养需求,又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感官指标则从外观和气味上进一步确认饲料的质量。
5. 检验方法
- 硒含量测定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
- 水分含量测定按GB/T 6435执行。
解读:明确检验方法有助于准确评估产品质量。原子荧光光谱法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适合用于硒含量检测,而引用国家标准方法则保证了水分测定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综上所述,《DB61/T 557.2-2012富硒青贮饲料生产技术规程》通过对原料、技术、质量控制和检验方法的明确规定,为富硒青贮饲料的生产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对于提升饲料质量和促进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