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容器苗脱袋造林的技术要求、造林准备、栽植技术、抚育管理和检查验收。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使用容器苗进行脱袋造林的林业生产活动。
Title:Container Seedling Bag-removal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700-2012《容器苗脱袋造林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用于规范容器苗在造林过程中的脱袋操作。这项标准对于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苗木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该标准明确要求选择适宜的造林季节。一般情况下,最佳造林时间是在春季土壤解冻后至苗木芽萌动前进行。这一时期气温适中,湿度较高,有利于苗木快速恢复生长。
其次,关于苗木准备环节,标准指出要仔细检查容器苗的质量,确保无病虫害且根系完整。在脱袋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苗木根系。对于过于紧密的根团可以适当修剪,但切口要平滑。
再者,在造林施工过程中,标准强调要挖好树坑,其深度和宽度应略大于容器土球。回填时需分层夯实,保证土壤与根系紧密接触。同时要注意保持适当的株行距,以利于树木后期生长。
此外,还应注意栽植后的管理措施。包括及时浇水,确保水分充足;设置支撑以防风倒;定期检查并防治病虫害等。这些细节处理得当,能够有效提升造林效果。
最后,标准还提出了对造林成效评估的具体方法,如成活率测定、生长量监测等指标体系,为后续管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容器苗脱袋造林技术规程》从选苗、起苗、运输到栽植各个环节都做了详尽的规定,是指导实际工作的宝贵资料。严格执行该标准有助于实现高效优质造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