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钢筋混凝土用耐腐蚀含镍铬带肋钢筋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本文件适用于以含镍铬合金钢为原材料,用于海洋环境、工业大气环境及其他腐蚀性环境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腐蚀带肋钢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rrosion-Resistant Nickel-Chromium Ribbed Steel Bars for Concrete Reinforc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J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钢筋混凝土用耐腐蚀含镍铬带肋钢筋技术规程》(DB45/T 890-2012)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方标准,主要规范了钢筋混凝土用耐腐蚀含镍铬带肋钢筋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内容。以下是对该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规程明确了一些关键术语,如“耐腐蚀性”是指材料在特定环境中抵抗化学侵蚀的能力,“含镍铬”指的是钢中含有一定比例的镍和铬元素以提高其耐腐蚀性能。这些定义为后续的技术要求提供了基础。
技术要求
1. 化学成分:规程对钢筋中的主要合金元素含量进行了规定,确保钢材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例如,镍含量应在某个范围内,铬含量也有具体要求。
2. 力学性能: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等指标。规程要求钢筋必须满足一定的力学性能标准,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耐腐蚀性能:通过电化学测试来评估钢筋的耐腐蚀能力,确保其在恶劣环境下的长期使用性能。
试验方法
规程详细描述了如何进行化学分析、力学性能测试以及耐腐蚀性能检测的方法。例如,化学成分分析通常采用光谱分析法,而耐腐蚀性能则可以通过电化学工作站进行测量。
检验规则
对于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具体项目、抽样方法及判定规则都做了明确规定。特别是当某些指标不合格时,应采取何种措施重新检验或处理。
标志、包装、运输与储存
这部分内容涉及产品的标识方式、包装形式、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储存条件等。目的是保障产品质量不受损害,并便于用户正确使用。
以上是对《钢筋混凝土用耐腐蚀含镍铬带肋钢筋技术规程》(DB45/T 890-2012)中部分内容的解读。该规程为相关行业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各项规定,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