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粒种咖啡芽接苗繁育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砧木培育、接穗采集与处理、芽接技术、接后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中粒种咖啡芽接苗的繁育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pagation of Arabica Coffee Bud Grafting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6/T 245-2013 中粒种咖啡芽接苗繁育技术规程》是一项关于中粒种咖啡芽接苗繁育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咖啡芽接苗的整个繁育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和指导。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芽接苗”的概念,即通过嫁接方法培育出的咖啡苗木。这一定义为后续繁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确保了所有操作人员对于目标产品有统一的认识。
接着,在“环境条件”部分规定了育苗场地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要求育苗地需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且土壤肥沃的地方,并且需要有良好的灌溉设施。这样的环境能够保证咖啡幼苗健康成长,提高成活率。
在“种质资源管理”章节中强调了选用优良品种作为砧木和接穗的重要性。所使用的种质材料必须经过严格筛选,确保其具有高产、抗病虫害等优良特性。同时,还要求建立完善的种质档案管理系统,以便于追踪每一批次苗木的来源及质量状况。
“芽接技术”是本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具体包括了砧木准备、接穗采集与处理、嫁接方法等内容。例如,在砧木准备时指出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嫁接时期,并且要注意保持切口清洁无污染;而在接穗采集过程中则需选择健壮饱满的新梢作为接穗,并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失水影响成活率。
此外,“苗期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工作。建议采用滴灌系统进行水分供给,既能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又可避免水资源浪费;而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病虫害问题,则提倡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法,如合理轮作、科学用药等手段相结合来控制危害程度。
最后,“检验与验收”部分明确了成品苗出圃前必须接受全面的质量检测。包括但不限于株高、茎粗、根系发育情况等指标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只有经过严格检验合格后的苗木才能被允许进入市场销售或用于生产实践当中去。
综上所述,《DB46/T 245-2013 中粒种咖啡芽接苗繁育技术规程》从多个角度对咖啡芽接苗的繁育过程做出了明确规定,不仅有助于提高咖啡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同时也为保障产品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