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绒山羊人工授精的操作技术要求,包括场地准备、器材消毒、精液采集与处理、输精方法等。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从事绒山羊人工授精的技术人员及相关从业人员。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of Cashmere Goa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689-2012《绒山羊人工授精操作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绒山羊人工授精的操作程序和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采精频率与精液质量
- 标准指出,公羊每周采精次数不应超过3次,每次采精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天。这是因为频繁采精会影响公羊的精子质量和数量。同时要求采集后的精液需立即检查,确保其活力、密度等指标符合要求。一般情况下,精子活力不低于0.7,密度不少于0.5亿/ml。
2. 输精操作步骤
- 输精前应对母羊外阴部进行清洁消毒,并使用专用输精器械。输精时将输精枪缓慢插入母羊子宫颈口约10-15厘米处,然后缓慢注入精液。每次输精量控制在0.3-0.5毫升之间,保证足够数量的优质精子能够到达受精部位。
3. 冷冻精液解冻方法
- 冷冻精液解冻时需在38℃±0.5℃的温水中进行,时间为20-30秒。解冻后要立即检查解冻精液的活力和密度,确保其达到使用标准。如果解冻后的精子活力低于0.5,则不宜用于输精。
4. 卫生防疫措施
- 在整个人工授精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卫生防疫措施。包括对所有使用的器具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操作人员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并佩戴手套,避免交叉感染。此外还要求定期对圈舍环境进行清理和消毒,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
这些条文旨在规范绒山羊人工授精的操作流程,提高繁殖效率,保障种群健康。遵循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提升繁殖成功率,促进养殖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