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天麻种子与种麻生产的技术要求、生产管理措施及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天麻种子与种麻的生产过程。
Title:Non-environment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 Tianma Part 2: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 and Breeding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无公害农产品天麻种子与种麻生产技术规程(DB22/T 1189.2-2011)是指导天麻种植的重要规范。以下选取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析:
1. 产地环境要求
规程明确指出,天麻种植地应选择在远离工业污染源的区域,土壤pH值以5.5至6.5为宜。这主要是因为天麻对土壤酸碱度较为敏感,适宜的pH值有助于其正常生长和发育。
2. 种麻选择与处理
标准强调,种麻需选用无病虫害、表皮光滑且重量在15克以上的块茎作为繁殖材料。处理时要求将种麻浸泡于0.1%高锰酸钾溶液中10至15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这一过程能有效杀灭表面附着的病原微生物,减少病害发生几率。
3. 栽培基质配置
对于栽培基质,规程建议使用腐殖土与河沙按3:1比例混合,并加入适量有机肥作为基肥。这种配比既能保证良好的通气性和保水性,又能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
4. 田间管理措施
在田间管理方面,规程规定要定期检查土壤湿度,保持适度湿润但避免积水。同时,要及时清除杂草并防治病虫害,特别是在高温多雨季节更需加强巡查力度。
5. 采收及贮藏
天麻一般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进行采收,采挖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根部。收获后的天麻需立即清洗干净,在通风干燥处晾晒至含水量低于12%,然后装入透气袋内存放于阴凉干燥处备用。
以上内容涵盖了从选地到最终产品储存全过程的关键环节,遵循这些规定能够确保天麻产品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从而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