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规格苗木移植的术语和定义、移植前准备、挖掘与包装、运输、栽植及养护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城市绿化、园林建设中大规格苗木的移植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ransplanting Large-size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1615-2012《大规格苗木移植技术规范》是河北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性标准,旨在规范大规格苗木的移植操作,确保苗木成活率和生长质量。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移植前准备
1. 苗木选择:标准规定苗木应具备健壮的根系、完整的树冠和无明显病虫害。特别强调了苗木的根幅和土球大小要与苗木规格相匹配,一般情况下,土球直径应为苗木胸径的8至10倍。
2. 移植时间:春季和秋季是最佳移植季节。春季应在土壤解冻后至芽萌动前进行;秋季则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完成。这期间气温适宜,有利于苗木恢复生长。
二、挖掘与包装
1. 挖掘方法:采用环状沟法或方块法挖掘苗木。挖掘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土球完整,避免对根系造成伤害。标准要求挖掘深度通常比土球高度深20-30厘米。
2. 土球包扎:土球包扎材料应选用透气性良好的材料,如草绳、麻布等。包扎时要紧密牢固,确保运输过程中土球不散落。包扎完成后,在土球外部喷洒适量水分以保持湿润。
三、移植操作
1. 栽植穴准备:栽植穴直径应比土球直径大40-60厘米,深度比土球高度深20-30厘米。穴底需施入基肥,并与表层土壤混合均匀。
2. 栽植深度:栽植深度应与原种植地一致或略浅于原种植地。栽植时要扶正苗木,使苗木垂直于地面。
3. 填土与踩实:填土时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超过20厘米,用木棍轻轻捣实,防止土球破裂。填土完成后浇透定根水,使土壤与根系紧密结合。
四、后期管理
1. 浇水:移植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情况下,前三个月内要保持土壤含水量在60%-70%之间。夏季高温时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
2. 施肥:移植后一个月内不宜施肥,待苗木成活后再进行追肥。追肥应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根据苗木生长情况调整施肥量和频率。
3.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苗木健康状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防治。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但要注意安全间隔期,避免药物残留影响苗木生长。
以上是DB13/T 1615-2012中关于大规格苗木移植技术的一些重要条文解读。遵循这些规范,能够有效提高苗木移植的成功率,促进苗木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