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玉田白菜(玉田包尖白菜)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及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玉田白菜(玉田包尖白菜)的生产与管理。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Yutian Cabbage (Yutian Baojian Cabbage)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理标志产品 玉田白菜(玉田包尖白菜)栽培技术规程》(DB13/T 1502-2012)是河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玉田白菜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栽培环境条件、栽培技术要求等内容。以下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方面,该标准指出玉田白菜的产地应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境内,具体包括玉田镇、亮甲店镇、郭家屯乡等区域。这些地区土壤类型为褐土,pH值6.5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且灌溉水源必须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关于栽培技术要求,标准强调选用抗病性强、品质优良的地方品种,如“玉田包尖”等。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精选并进行温汤浸种处理,以提高发芽率和抗逆性。播种时间通常为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或秋季8月中下旬,采用条播方式,行距控制在40-50厘米,株距30-40厘米。
施肥管理上,基肥以腐熟农家肥为主,每公顷施用量不少于30吨,并配合使用适量磷钾肥。追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定苗后结合中耕培土施用尿素150-200公斤/公顷,第二次在莲座期追施复合肥200-250公斤/公顷。水分管理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可采用农业措施、物理方法和生物农药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在苗期可用黄板诱杀蚜虫,在发病初期喷洒苦参碱等植物源农药防治霜霉病。
收获期一般在播种后90-120天,当植株心叶充分包合且外叶呈现绿色时即可采收。采收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同时做好分级包装工作。
以上内容是对DB13/T 1502-2012中一些核心条款的深入解析,希望能帮助种植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标准,从而生产出优质高产的玉田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