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质量检验与验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内采用温拌沥青混合料进行新建、改建和养护的沥青路面工程施工及验收。
Title: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Warm Mix Asphalt Pav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P 5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939-2012《温拌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规定了温拌沥青路面施工的材料要求、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验收方法等内容。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材料要求
4.1 原材料选用
- 4.1.1 沥青:应选择适合温拌技术的改性沥青或基质沥青,并需满足相关规范中对针入度、软化点等指标的要求。
- 4.1.2 集料:粗集料应坚硬、耐磨且洁净;细集料应干燥、清洁、无风化现象;填料应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磨细制成。
施工工艺
5.2 混合料生产
- 5.2.1 生产温度:混合料出厂温度宜控制在120℃~140℃之间,具体温度根据摊铺厚度调整。过高的温度会导致沥青老化,而过低则影响压实效果。
- 5.2.2 添加剂使用:温拌剂的添加量应严格按照厂家推荐值执行,确保其与沥青充分混合均匀。
质量控制
6.1 施工过程监控
- 6.1.1 碾压温度:初压时混合料温度不应低于120℃,复压温度不低于110℃,终压结束时温度不宜低于70℃。
- 6.1.2 压实度检测:每层摊铺完成后,应对碾压后的路面进行钻芯取样检测,确保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验收标准
7.1 外观检查
- 路面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得有明显轮迹、裂缝及松散现象。
7.2 力学性能测试
- 抗滑性能:采用摆式仪测定摩擦系数,确保不低于0.55。
- 弯沉值:通过贝克曼梁法测量,弯沉值不得超过设计值。
以上为DB11/T 939-2012部分关键内容解读,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工程具体情况严格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