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木材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劳动定额计算方法及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从事木材生产的企事业单位及相关管理部门。
Title:Labor Quota for Wood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1718-2012木材生产劳动定额》是一项专门针对木材生产过程中劳动定额制定的技术规范。这项标准对于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保障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标准的第三条“术语和定义”中,明确了“劳动定额”的概念,即在特定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的工作时间或工作量。这一定义为后续条款提供了理论基础,使得整个标准在实际应用时能够统一认识,避免因理解差异导致执行偏差。
接着,在第四条“基本要求”部分强调了制定劳动定额应遵循的原则:科学性、先进性和经济性。这意味着所设定的劳动定额不仅需要基于科学的数据分析,还应当考虑到技术进步带来的可能性,并且要确保其在经济上是可行的。例如,在选择设备时,不仅要考虑设备本身的技术参数,还要综合评估其运行成本与维护费用。
第五条至第七条具体规定了劳动定额的编制方法。这里提到可以采用统计分析法、技术测定法等多种方式来确定劳动定额。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特点,比如统计分析法适合于已有大量历史数据的情况,而技术测定法则更适合于新产品或者新工艺的研发阶段。此外,这些方法的应用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第八条至第十一条则进一步细化了劳动定额的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处理、机械加工、装配等各个工序的劳动定额标准。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不得随意更改。同时,还特别指出当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订相应的劳动定额,以保持其时效性和准确性。
最后,在第十二条“监督与检查”中明确指出各级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劳动定额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一旦发现不符合规定的操作行为,应立即予以纠正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这有助于维护标准的权威性,保证整个木材生产过程的安全高效运行。
总之,《DB22/T 1718-2012木材生产劳动定额》通过对各个环节细致入微的规定,为我国木材行业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依据。只有严格遵守并正确运用该标准,才能真正实现木材生产的现代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