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吉林省林业木材加工行业的劳动定额计算方法、评定原则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从事林业木材加工的企业及相关单位的劳动定额制定与管理。
Title:Forestry Timber Processing Labor Quota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林业木材加工劳动定额》DB22/T 1721-2012 是吉林省地方标准,用于规范林业木材加工中的劳动定额管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从事木材加工的企业和单位。明确了标准的地域性和行业针对性,为相关企业和单位提供了明确的执行依据。
二、术语和定义
1. 劳动定额:指在一定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或工作所需的时间标准。这一定义明确了劳动定额的本质是时间和产量的关系。
2. 工时定额:以工时为单位表示的劳动定额。它将时间量化,便于实际操作中的计算和管理。
三、劳动定额的制定原则
1. 科学性:劳动定额应基于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数据制定,确保其合理性和准确性。
2. 合理性:定额水平应与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相适应,既要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又要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3. 稳定性:定额一经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应保持相对稳定,以便于企业进行计划和考核。
四、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
1. 经验估工法:通过有经验的工人和管理人员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和类似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估计。
2. 统计分析法: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制定定额。
3. 技术测定法:运用技术手段对作业过程进行直接测量,然后据此制定定额。
五、劳动定额的管理
1. 定期修订:随着生产条件的变化,劳动定额应定期进行修订,以保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2. 考核与奖惩: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对于超额完成定额的员工给予奖励,对于未达到定额要求的员工给予适当的惩罚。
3. 培训教育:加强对员工的技术培训和思想教育,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完成劳动定额。
六、劳动定额的具体内容
标准详细规定了各类木材加工工序的劳动定额,包括原木加工、锯材加工、人造板生产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时间要求。这些具体的规定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七、附录
附录部分提供了大量的参考数据和表格,如各种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参数、常用设备的技术规格等,为实际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
以上是对DB22/T 1721-2012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解读,希望对企业在木材加工领域的劳动定额管理工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