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氯化镍中钴、铜、铁、铅、锌、钙、镁、锰、镉、铬、钠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氯化镍中上述元素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cobalt, copper, iron, lead, zinc, calcium, magnesium, manganese, cadmium, chromium, and sodium in nickel chloride -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G12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1694-2012标准规定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氯化镍中多种杂质元素含量的方法。以下为关键条款解读:
5.1 样品制备:取约0.5g样品于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入适量硝酸溶液,低温加热溶解。冷却后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定容。
解读:此步骤确保样品完全溶解且不引入干扰物质。使用聚四氟乙烯容器避免与强酸反应,低温加热防止挥发损失。
6.3 校准曲线:分别配制一系列标准溶液,浓度范围应覆盖样品预期含量。以元素强度对浓度绘制校准曲线。
解读:至少需要5个不同浓度的标准点来保证线性关系准确。标准溶液需新鲜配制并避光保存。
7.4 精密度要求:重复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5%。
解读:体现了方法的重现性和稳定性要求。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和仪器参数。
8.5 元素检出限:Co 0.05μg/ml、Cu 0.08μg/ml、Fe 0.1μg/ml、Pb 0.06μg/ml、Zn 0.1μg/ml、Ca 0.2μg/ml、Mg 0.1μg/ml、Mn 0.05μg/ml、Cd 0.02μg/ml、Cr 0.08μg/ml、Na 0.1μg/ml。
解读:这些数值代表该方法能够可靠检测到的最低浓度水平,对于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10.1 报告内容:包括样品名称、测定日期、分析人员、使用的仪器型号及工作条件、各元素含量及其不确定度等信息。
解读:完整的信息记录有助于后续追溯和验证。不确定度评估需遵循相关指南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