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硫酸镍中钴、铜、铁、铅、锌、钙、镁、锰、镉、铬、钠含量的测定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本文件适用于硫酸镍中上述元素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cobalt, copper, iron, lead, zinc, calcium, magnesium, manganese, cadmium, chromium, and sodium in nickel sulfate by ICP-OES
中国标准分类号:H42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1693-2012是吉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硫酸镍中多种杂质元素(钴、铜、铁、铅、锌、钙、镁、锰、镉、铬、钠)含量的测定方法。以下为标准中的关键内容及详细解读:
样品制备与处理
标准要求样品需经过粉碎和混匀处理,确保分析试样具有代表性。试样应通过孔径为0.075毫米的筛网,且试样质量不少于100克。
分析方法的选择
标准推荐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作为主要检测手段。此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适用于多种金属元素的测定。
测定步骤
1. 仪器准备:开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并预热至少30分钟。
2. 溶液配制:将样品溶解于适量的盐酸或硝酸介质中,并稀释至适当浓度。
3. 校准曲线绘制:利用标准溶液系列建立校准曲线,确保线性关系良好。
4. 样品测定:按照选定波长依次测量各元素吸光度值。
5. 数据记录与计算:根据测得的数据和校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结果表示
最终结果应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当测定值低于检出限时,以“未检出”表示;若超过检出限但低于定量限,则仅报告检出情况而不给出具体数值。
注意事项
-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避免污染。
- 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保证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 不同批次间的试剂纯度差异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因此需选用高纯度试剂。
以上是对DB22/T 1693-2012中关于硫酸镍中多元素含量测定部分的重要条款进行了深入解析。该标准为企业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检测依据,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控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