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桑蚕白僵病的诊断方法,包括症状观察、病原检测和实验室鉴定。本文件适用于桑蚕白僵病的诊断与防控。
Title:Diagnostic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ilkworm White Muscardine Dise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1523-2012《桑蚕白僵病诊断技术规程》是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为桑蚕白僵病的诊断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将对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范围
标准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桑蚕白僵病的诊断工作。这一范围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区域和对象,确保了诊断工作的地域性和针对性。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引用了GB/T 6920《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等文件。这些引用文件为桑蚕白僵病的诊断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保证了诊断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桑蚕白僵病”、“病原菌”等关键术语进行了定义。例如,“桑蚕白僵病”是指由白僵菌引起的一种蚕病,其特征是蚕体表出现白色粉状物。明确的定义有助于诊断人员准确理解和识别病症。
病害症状描述
标准详细描述了桑蚕白僵病的症状,包括病蚕体表出现白色粉状物、行动迟缓、食欲减退等。这些症状描述为现场诊断提供了直观的判断依据,帮助养殖者及时发现病情。
样品采集与处理
标准规定了样品采集的时间、地点以及处理方法。例如,应在发病初期采集健康与病蚕各10只,并立即送检。正确的样品采集和处理是确保诊断结果准确的基础。
实验室检测
在实验室检测部分,标准详细说明了显微镜检查、培养基分离等具体操作步骤。通过显微镜观察病原菌形态特征,或在特定培养基上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可以进一步确认是否感染白僵病。
结果判定
标准给出了明确的结果判定标准:若显微镜下观察到典型的白僵菌孢子,或者在培养基上成功分离出白僵菌,则可判定为阳性。这种判定标准简单明了,便于实际操作。
防治建议
虽然标准主要侧重于诊断技术,但也提出了基本的防治建议,如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等措施。这些建议对于预防和控制桑蚕白僵病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对DB51/T 1523-2012《桑蚕白僵病诊断技术规程》的重要条文解读。该标准通过系统化的诊断流程和技术要求,为桑蚕白僵病的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提高桑蚕养殖业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