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同德老芒麦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范围内同德老芒麦的栽培与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ongde Elymus sibiric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172-2012同德老芒麦栽培技术规范》是青海省针对老芒麦栽培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范围与术语
该标准规定了同德地区老芒麦栽培的技术要求,适用于海拔2800米至4000米的冷凉干旱地区。其中,“老芒麦”指禾本科小麦属的老芒麦品种。
二、播种
1. 播种期:最佳播期为9月上旬至10月上旬。这一时期气温适宜,有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2. 播种量:每亩播种量为5公斤至7公斤。合理控制播种量可以保证植株间有足够的空间生长发育。
3. 播种深度:播种深度应保持在3厘米至5厘米之间。过浅易导致种子失水影响出苗率,过深则会延缓出苗时间。
三、田间管理
1. 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1500公斤至2000公斤。追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返青期,第二次在拔节期,每次每亩施尿素10公斤至15公斤。
2. 灌溉:全生育期需灌水3次至4次,分别在返青期、拔节期和抽穗期。灌溉要根据土壤墒情和天气情况灵活调整,避免积水造成根系缺氧。
3. 中耕除草:结合灌溉进行中耕除草2次至3次,促进土壤通气和保墒。
四、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锈病、白粉病等,可选用三唑酮、戊唑醇等药剂进行防治;主要虫害有蚜虫、黏虫等,可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等药剂喷雾防治。防治时要注意用药浓度和次数,防止产生抗药性。
五、收获
当全株80%以上籽粒变黄且茎秆干枯时即可收获。采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机械收获,留茬高度控制在10厘米左右,确保来年再生长良好。
以上内容是对该标准部分关键条文的深入解析,希望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