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使用原则、常用中草药及其应用方法、质量要求和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利用中草药进行水产养殖生产及鱼病防治的单位和个人。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Use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Aquacul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1648-2012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使用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通过应用中草药提高水产养殖的健康管理水平。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一、范围与适用对象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或直接用于水体消毒的淡水鱼类、虾蟹类等经济价值较高的水产动物养殖过程。这表明标准不仅关注鱼类养殖,还涵盖了甲壳类动物,体现了全面性。
二、术语和定义
1. 中草药:指来源于天然植物并经过加工处理后供使用的材料。
2. 饲料添加剂:指添加到常规饲料中以改善动物生长性能的物质。
3. 水体消毒:指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减少水体中有害微生物数量的过程。
三、基本要求
1. 养殖场应具备良好的卫生条件,定期清理池塘底部淤泥,并保持水质清洁。
2. 使用前需对中草药原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无农药残留及重金属超标现象。
3. 制定详细的用药记录,包括使用日期、剂量、持续时间等内容,以便追溯管理。
四、中草药的选择与配制
1. 应优先选择当地资源丰富且易于获取的品种,如黄芩、板蓝根等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药材。
2. 根据不同季节调整配方比例,夏季可适当增加清热解毒类成分的比例。
3. 配制时注意控制浓度,避免浓度过高导致鱼类中毒反应。
五、使用方法
1. 口服给药:将粉碎后的中草药均匀拌入饵料中投喂,每周连续使用3-5天为一个疗程。
2. 外用泼洒:按照说明书上的推荐浓度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注意避开高温时段操作。
3. 浸泡处理:对于苗种运输途中可采用中草药溶液浸泡的方式预防疾病发生。
六、注意事项
1. 在首次使用某种新中草药之前,建议先做小规模试验观察效果及安全性。
2. 不同种类的中草药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混合使用时需谨慎。
3. 若发现鱼类出现异常反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采取相应措施救治。
以上内容是基于DB22/T 1648-2012标准的重要部分所做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规范,从而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