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不锈钢支撑杆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建筑领域中使用的不锈钢支撑杆。
Title:Stainless Steel Support Rod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8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053-2012《不锈钢支撑杆》是一项广东省地方标准,主要规定了不锈钢支撑杆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将对标准中的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技术要求
1. 材料
- 标准要求不锈钢支撑杆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GB/T 3280的规定,通常采用奥氏体不锈钢如304或316。
- 材料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等指标需满足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2. 尺寸与公差
- 支撑杆的直径、长度及其允许偏差应按照设计图纸或合同约定执行。
- 对于直径小于50mm的支撑杆,其直径允许偏差为±0.2mm;而对于直径大于等于50mm但小于100mm的支撑杆,允许偏差则放宽至±0.5mm。
3. 表面质量
- 表面应当光滑无明显划痕、裂纹、气孔等缺陷。
- 允许存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小面积氧化色斑点,但总面积不得超过总表面积的5%。
试验方法
1. 外观检查
- 使用目视法检查支撑杆表面是否存在上述提到的各种缺陷。
2. 尺寸测量
- 利用精度不低于0.02mm的游标卡尺或其他合适工具测量直径和长度,并记录数据以验证是否符合标准规定的公差范围。
3. 力学性能测试
- 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以及延伸率等方面的检测,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 测试时应遵循GB/T 228的相关规定。
检验规则
1. 出厂检验
- 每批产品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出厂前检验,确保每一件产品都达到标准要求。
- 如果发现不合格品,则需要返工处理直至合格为止。
2. 型式检验
- 在新产品投产或者原材料来源发生变化时进行全项目型式检验。
- 此类检验旨在全面评估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达标。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 标志
- 每根支撑杆上都应清晰地标明生产厂家名称、商标、规格型号、生产日期等信息。
2. 包装
- 应采用防潮、防震措施妥善包装,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
3. 运输
- 运输过程中要小心轻放,防止碰撞挤压导致变形。
4. 贮存
- 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腐蚀性物质,定期检查是否有锈蚀现象发生。
以上是对DB44/T 1053-2012《不锈钢支撑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析。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