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蒙古馅饼的术语和定义、制作工艺、质量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面粉为主料,以牛肉、羊肉或猪肉为馅料,经制皮、包馅、煎制而成的蒙古馅饼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Title:Mongolian Cuisine - Mongolian Pancake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521-2012《蒙餐 蒙古馅饼》是一项内蒙古自治区的地方标准,规定了蒙古馅饼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明确了“蒙古馅饼”的定义: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经和面、发酵、擀皮、包馅、成型、熟制等工艺制成的具有蒙古族传统特色的面点制品。这一定义强调了蒙古馅饼的原料来源、制作工艺以及文化背景。
二、要求
1. 原料要求:小麦粉应符合GB 1355的规定,选用高筋面粉以保证馅饼皮的韧性和弹性。牛肉或羊肉需新鲜无异味,脂肪含量适中,确保馅料的鲜美多汁。葱、姜等辅料也需新鲜,以提升馅饼的整体风味。
2. 感官要求:蒙古馅饼应具有金黄色泽,表面略带焦香,外形完整美观,大小均匀。馅料分布均匀,切开后可见清晰的层次感。口感上外皮酥脆,内里柔软,咀嚼时能感受到丰富的肉香和蔬菜的清香。
3. 理化指标:每100g馅饼中蛋白质含量不低于8g,脂肪含量不超过20g,水分含量控制在40%-50%之间。这些指标旨在确保馅饼的营养价值和口感平衡。
4. 卫生指标:铅、砷、汞等重金属含量不得超过国家标准限值,微生物指标如菌落总数、大肠杆菌群等需符合GB 2760的要求。这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三、试验方法
对于感官、理化和卫生指标的检测方法都有明确规定。例如,色泽通过目视观察判断;形状完整性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理化指标则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蛋白质、脂肪含量;卫生指标需送至具备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检测。
四、检验规则
产品出厂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包括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种方式。出厂检验为逐批检验,主要检查感官、净含量等项目;型式检验则是定期进行全面质量评估,至少每年一次。只有当所有检验项目均合格时,产品才能准予出厂销售。
五、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产品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企业信息等内容,并附有食品安全标志。运输过程中要避免挤压碰撞,防止污染。贮存环境需保持干燥通风,温度控制在-18℃以下,以延长保质期限。
以上是对DB15/T 521-2012《蒙餐 蒙古馅饼》标准中关键部分的深入解析,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