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色食品双孢菇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及产后处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绿色食品双孢菇的生产过程。
Title:Green Food -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dible Fungi: Button Mushroo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绿色食品 食用菌双孢菇生产技术规程》(DB63/T 1119-2012)是青海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绿色食品双孢菇的生产过程进行了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产地环境要求
标准规定了双孢菇生产的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391的要求,即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这意味着生产基地周围不得有污染源,如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等。土壤应保持清洁,灌溉用水需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证双孢菇品质的基础。
二、栽培设施与设备
标准指出栽培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保温和保湿性能。具体来说,栽培房的墙壁和屋顶要有足够的隔热层,门窗要能有效密封。此外,还应配备温湿度计、光照调节装置等设备。这些设施能够为双孢菇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其健康发育。
三、栽培基质处理
对于栽培基质的选择,标准强调必须使用经过无害化处理的原料,如稻草、麦秸、牛粪等。处理方法包括发酵、灭菌等步骤,确保基质中的有害微生物被杀死。同时,基质的pH值需控制在7.0-8.0之间,含水量保持在65%-70%。正确的基质处理可以提高双孢菇产量并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
四、播种与管理
在播种环节,标准建议采用穴播或撒播的方式,并根据季节调整播种量。通常情况下,每平方米播种量约为1.5kg左右。播种后要及时覆土,厚度一般为2cm-3cm。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温度、湿度变化情况,适时通风换气,防止高温高湿导致烂菇现象的发生。
五、采收与贮藏
当双孢菇菌盖充分展开但尚未平展时即可采收。采收时用手轻轻握住菇体底部拔起,避免损伤根部。采收后的鲜菇应及时进行预冷处理,然后存放在0℃-4℃条件下,相对湿度保持在95%以上。这样可以延长保鲜期,保证产品质量。
六、病虫害防治
标准提倡采用物理、生物手段预防病虫害。例如,在栽培房内安装防虫网阻止害虫进入;利用天敌昆虫捕食害螨;定期喷洒植物源杀虫剂等。如果确实需要化学药剂干预,则必须选择低毒高效的产品,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切勿超标使用。
通过遵循上述规定,可以有效提升双孢菇生产的标准化水平,保障产品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