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鲁禽1号麻鸡配套系父母代种鸡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鲁禽1号麻鸡配套系父母代种鸡的生产、销售和检验。
Title:DB37T 2129-2012 Regional Standard for Parental Stock of Luxing No.1 Silky Chicken Accompanying Strai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2129-2012《鲁禽1号麻鸡配套系父母代种鸡》是山东省地方标准,该标准规定了鲁禽1号麻鸡配套系父母代种鸡的品种特征、生产性能、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等方面的要求。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品种特征
1. 外貌特征:标准中明确指出,鲁禽1号麻鸡父母代种鸡应具有典型的麻鸡外观特征,羽毛颜色以黄麻色为主,头部清秀,喙呈浅黄色或橙黄色,皮肤为浅黄色。这一描述旨在确保养殖过程中后代能够继承优良的外貌特性,这对于市场销售和消费者接受度至关重要。
2. 体型结构:要求种鸡体型匀称,骨骼结实,胸肌发达但不过分突出。这样的体型有利于提高种鸡的生活质量和产蛋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后代肉质的改善。
生产性能
1. 产蛋性能:标准规定,鲁禽1号麻鸡父母代种鸡的开产日龄应在200天左右,年平均产蛋量不低于150枚。这一指标反映了种鸡在繁殖期的表现,直接影响到后代的数量和质量。
2. 受精率与孵化率:要求受精率达到90%以上,初生雏鸡合格率不低于85%。高受精率和合格率是衡量种鸡繁殖性能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
饲养管理
1. 环境条件:标准强调,种鸡舍内温度应保持在10℃至25℃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范围内。良好的环境条件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种鸡的健康状况。
2. 饲料营养:建议使用全价配合饲料,确保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均衡供给。合理的饲料配方有助于维持种鸡的良好体况,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
疫病防控
1. 免疫接种:标准要求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包括新城疫、禽流感等多种疾病的预防。定期开展抗体检测,确保免疫效果。
2. 卫生消毒:种鸡场需建立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定期对鸡舍内外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防止病原微生物传播。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鲁禽1号麻鸡配套系父母代种鸡》标准不仅涵盖了从品种选择到最终产品的一系列技术规范,还特别注重了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细节管理和质量控制,对于推动山东地区乃至全国麻鸡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