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的原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与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厂拌热再生技术进行施工的公路沥青路面工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lant-Mixed Hot Regeneration of Highway Asphalt Pav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U416.21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849-2012《公路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规范》是湖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厂拌热再生技术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应用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原材料控制
标准指出,用于厂拌热再生的旧料应符合以下条件:旧料中不得含有土块、垃圾等杂质,且旧料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7.5毫米。此外,旧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确保混合料的质量稳定。这一规定旨在保证再生料的质量,避免因杂质或过高的含水量影响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是厂拌热再生的关键环节。标准要求根据旧料的性质、新添加的骨料和沥青的比例来确定最佳配合比。具体来说,再生剂的用量需通过试验确定,通常建议再生剂占旧料质量的4%至6%。同时,新加入的矿粉量也应适当调整,以维持混合料的稳定性。合理的配合比设计能够确保再生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施工工艺
在施工过程中,标准强调了加热温度的重要性。再生混合料的加热温度应控制在120℃至140℃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混合料的质量。另外,摊铺温度不应低于110℃,碾压温度则不低于100℃。这些温度控制措施有助于保证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和平整度,从而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
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标准要求对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抽样检测,包括马歇尔稳定度、流值、空隙率等指标。特别是空隙率的检测尤为重要,其合格范围应在3%至6%之间。此外,还应对再生后的路面进行弯沉测试,以评估其承载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可以有效监控施工质量,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以上是对DB42/T 849-2012中几个关键条文的深入解读,希望对理解和执行该标准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