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现代渔业示范基地中海水池塘养殖的基本要求、环境条件、养殖设施、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收获与运输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开展海水池塘养殖的现代渔业示范基地及相关单位。
Title:Modern Fishery Demonstration Base - Part 2: Seawater Pond Aquacul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2101-2012现代渔业示范基地 第2部分:海水池塘养殖》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海水池塘养殖的全过程管理,促进现代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下对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布局
标准要求海水池塘的选址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海洋功能区划,避免占用基本农田和生态敏感区域。池塘布局要合理,确保进排水系统独立且畅通无阻,避免交叉污染。具体规定包括:
1. 池塘面积一般为5-50亩,水深1.5-2米;
2. 进水口和排水口应设置在池塘相对位置,间距不小于池塘长度的1/3;
3. 配套建设水质监测站、投饵机等设施。
二、苗种选择与放养
标准强调苗种质量是养殖成功的关键。要求选用经过检疫合格的优质苗种,放养前需进行消毒处理。具体技术指标如下:
1. 苗种规格整齐,无病无伤;
2. 放养密度根据品种特性确定,如南美白对虾每亩不超过3万尾;
3. 放养时间宜选在春季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进行。
三、饲料投喂
饲料投喂是池塘养殖的核心环节。标准规定:
1. 饲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优先选用全价配合饲料;
2. 投喂量根据天气、水质、摄食情况灵活调整,日投喂量占体重5%-10%;
3. 定时定点投喂,每日2-3次,傍晚为主。
四、水质调控
良好的水质是海水池塘养殖的基础。标准提出:
1. 池塘水体溶解氧保持在4mg/L以上;
2. pH值控制在7.8-8.6之间;
3. 定期换水,每次换水量不超过总水量的30%;
4. 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每月至少一次。
五、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标准明确:
1. 坚持生态防病,合理搭配养殖品种;
2. 定期巡塘,观察鱼虾活动状态;
3. 发生病害时及时请专业技术人员诊断,禁止滥用药物。
六、环境保护
标准特别强调环保要求,包括:
1. 废弃物集中收集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2. 禁止使用违禁药物和化学肥料;
3. 加强养殖尾水治理,确保达标排放。
七、档案管理
建立健全生产档案制度是现代渔业的重要标志。标准要求:
1. 记录苗种来源、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等信息;
2. 档案保存期限不少于3年;
3. 定期分析总结,改进养殖技术。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标准条文,可以有效提高海水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推动现代渔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