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东省物流园区的等级划分原则、评定指标体系及评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物流园区的等级评定和管理。
Title:Division and Evaluation of Logistics Parks in Shandong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2114-2012是山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物流园区的等级划分与评定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等级划分依据
标准将物流园区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划分依据包括基础设施、服务能力、运营管理、信息化水平以及社会效益五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具体指标和评分标准。
基础设施
一级园区要求占地面积不少于50万平方米,二级不少于30万平方米,三级不少于20万平方米。园区内应具备完善的交通网络,包括公路、铁路或水路连接,并配备足够的仓储设施和装卸设备。
服务能力
服务能力评估涉及货物吞吐量、服务种类和服务质量。一级园区年货物吞吐量需达到100万吨以上,提供至少五种综合物流服务,并有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
运营管理
运营管理强调园区管理制度的完善性。要求建立规范的企业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生产制度、环保措施等。同时,需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日常运营工作。
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建设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一级园区需实现全程电子化操作,拥有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物流状态并支持多式联运。
社会效益
最后,社会效益关注园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这包括带动就业人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一级园区需创造至少1000个就业岗位,并显著提升周边地区的物流效率。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DB37/T 2114-2012标准从多个维度全面规范了物流园区的发展方向,旨在推动山东省物流行业的规范化与高效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