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规划设计、树种选择、施工技术、抚育管理及验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高标准农田林网的建设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High-standard Farmland Shelterbelt Constr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2066-2012 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技术规程》是由山东省制定的地方标准,该标准对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的技术要求、设计原则、施工方法和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关于林带布局与结构设计
标准中明确规定:林带的布局应以田块为单位进行整体规划,确保林带既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又不影响机械化耕作。具体来说,主林带的方向宜与当地主导风向垂直或成一定角度,一般控制在45°左右。此外,林带宽度不宜超过3米,株行距建议采用2米×3米或3米×4米的规格,这样既能保证防护效果又能兼顾经济效益。
二、关于树种选择与配置
标准指出,林网建设应优先选用乡土树种,这些树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例如,在平原地区可选用杨树、柳树等速生树种作为主要树种;而在丘陵地带,则可以考虑栽植松树、柏树等耐旱耐瘠薄的树种。同时,还应合理搭配乔木与灌木,形成多层次的绿化结构,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三、关于苗木质量与种植技术
对于苗木的质量要求,标准提出了明确的标准:苗高不低于2米,地径不小于2厘米,且无病虫害。在种植过程中,要做到随起苗、随运输、随栽植,尽量减少根系暴露时间。挖坑时要保证坑底平整,回填土时需分层夯实,确保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栽植深度应比原土痕深2-3厘米,并及时浇足定根水。
四、关于后期管护措施
标准强调了后期管护的重要性,要求建立完善的管护制度。包括定期修剪枝条,去除枯死树木,防治病虫害,以及适时施肥浇水等。特别是在幼林期,要加强抚育管理,采取间作套种的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苗木生长。同时,还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记录每次管护的具体情况,以便于后续跟踪检查。
五、关于监测评估机制
为了确保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达到预期目标,标准还建立了相应的监测评估机制。要求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调查,重点检查林带覆盖率、存活率及生长状况等指标。当发现存在问题时,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此外,鼓励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无人机遥感监测等,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DB37/T 2066-2012 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技术规程》是一部非常实用的技术指导文件,它不仅涵盖了从规划设计到实施管理全过程的关键环节,而且提供了具体的量化指标和技术参数,为各地开展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