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板栗育苗的圃地选择、播种育苗、嫁接育苗、苗期管理及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范围内板栗的育苗生产。
Title:Chestnut Seedling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536.1-2012《板栗育苗技术规程》是陕西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板栗的育苗过程,提高苗木质量。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苗圃地选择与准备
标准指出,苗圃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深厚且富含有机质的地方。土壤pH值应在5.5至7.5之间。在整地时,要求深耕细耙,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左右,并做好排灌设施,确保雨季不积水,旱季能及时灌溉。
种子采集与处理
板栗种子的采集时间至关重要。标准建议在果实充分成熟后立即采收,避免长时间堆放导致种子发芽或霉变。种子采集后需进行干燥处理,保持种子含水量低于15%。播种前要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或者福尔马林熏蒸,以防止病害发生。
播种方法
播种宜采用条播方式,行距控制在30厘米左右,株距10厘米。播种深度约为种子直径的2到3倍。播种后要覆盖一层薄土,并压实,然后浇透水。为了保持土壤湿润,可覆盖稻草或其他覆盖物,待幼苗出土后再逐渐撤除。
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的重点在于水分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标准强调,苗期应保持土壤适度湿润,避免干旱和积水。同时,要及时清除杂草,减少养分竞争。对于病虫害,要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巡查,发现病虫害时应及时采取物理、生物或化学方法进行防治。
起苗与运输
起苗时要尽量保护苗木根系完整,避免损伤。起苗后要及时假植或运输,防止失水过多影响成活率。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遮阳保湿,确保苗木新鲜健康。
以上是对DB61/T 536.1-2012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遵循这些标准可以有效提升板栗育苗的成功率,为后续的大田种植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