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长毛兔生产性能测定的技术要求、测定方法和数据处理。本文件适用于长毛兔生产性能的测定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easurement of Angora Rabbit Production Performa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1602-2012《长毛兔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长毛兔生产性能测定的技术要求和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地区长毛兔养殖场(户)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工作。明确指出该标准主要针对的是在安徽省范围内从事长毛兔养殖的企业和个人。
测定对象与条件
长毛兔生产性能测定的对象为成年母兔及种公兔。测定前需确保兔子健康状况良好,无传染病史,并且处于正常的生长发育阶段。此外,还应保证饲养环境符合相关卫生防疫要求。
测定期限与频率
成年母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产仔数、断奶仔兔存活率等指标的测定;种公兔则每半年需对其繁殖能力进行一次评估。这样可以及时掌握兔子群体的整体生产水平变化趋势。
测定项目与方法
1. 体重测量:采用电子秤称重,记录每次称量时的具体日期和时间。
2. 产仔数:统计每窝出生的小兔数量,注意区分活仔与死胎。
3. 断奶仔兔存活率:计算从出生到断奶期间存活下来的仔兔比例。
4. 毛产量:剪取指定部位的兔毛后称重,注意保持剪毛工具清洁。
5. 饲料消耗量:准确计量每天每只兔子所摄入的各种饲料重量。
数据处理与分析
所有收集到的数据均需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使用专业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生成图表展示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妥善保存原始记录及相关资料。
结果报告
完成全部测定工作后,应编制详细的测定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测定目的、实施过程、主要发现以及改进建议等方面。报告须经单位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方可正式发布。
以上是对DB34/T 1602-2012《长毛兔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程》中部分重要条文的深入解析,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