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海兰褐壳蛋鸡商品代的饲养管理技术要求,包括环境控制、饲料与营养、卫生防疫、日常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海兰褐壳蛋鸡商品代的规模化养殖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Feeding and Management of Hy-Line Brown Shell Layer Chickens (Commercial Gene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1650-2012《海兰褐壳蛋鸡商品代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为海兰褐壳蛋鸡的商品代饲养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育雏期管理
条文: 1周龄内的雏鸡应保持环境温度在32℃~35℃之间,之后每周降低2℃~3℃,直至降至18℃~20℃为止。
解读: 雏鸡初生时体温调节能力较弱,适宜的温度可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雏鸡的健康状况,导致免疫力下降甚至死亡。因此,需根据雏鸡的日龄逐步调整温度,确保它们有一个舒适的成长环境。
条文: 饮水器和料槽的数量要充足,保证每只雏鸡都能同时饮水和采食。
解读: 提供足够的饮水器和料槽对于防止争抢、减少应激反应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密集养殖环境中,若资源不足可能会引发争斗,影响雏鸡的正常进食与饮水,进而影响其生长速度及健康状态。
生长期管理
条文: 从育成期开始,每周至少对鸡舍进行一次全面清洁消毒工作。
解读: 定期清洁消毒不仅能够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还能改善鸡舍卫生条件,提高鸡群的生活质量。清洁过程中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避免残留物危害鸡只健康。
条文: 确保光照强度不低于20lx,且每天光照时间不少于8小时。
解读: 光照是影响蛋鸡产蛋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当的光照强度和时长有助于促进性成熟,增加产蛋量。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产蛋高峰期应适当延长光照时间至16小时左右,而在休产期则可适当缩短。
产蛋期管理
条文: 每天检查饲料是否充足,及时补充新鲜饲料;每周检测一次水质,确保饮用水干净无污染。
解读: 在产蛋高峰期,鸡只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来生产鸡蛋,因此必须保证营养供给充足。定期检查饲料质量和水源质量,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因饲料变质或水质污染而导致鸡只患病或者产蛋率下降。
条文: 定期称重记录鸡只体重变化情况,以便调整饲养方案。
解读: 通过监测鸡只体重的变化,可以了解饲养管理措施是否得当。如果发现体重异常增长或减少,则需要重新评估饲料配方、喂养频率等参数,以维持鸡只健康的体况,从而保障持续稳定的产蛋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