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总体架构、硬件设施、软件系统、网络环境、信息安全及运维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Informationiz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1600-2012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规范》是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以下将从几个关键部分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明确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由农户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而“信息化建设”则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合作社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的过程。这一定义为后续条款提供了基本概念框架。
其次,在组织机构与人员要求中强调了设立专门的信息管理部门的重要性,并且要求至少配备一名具有计算机相关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这有助于确保合作社能够有效实施信息化项目并维护系统稳定运行。
第三部分关于硬件设施则规定了办公场所应具备必要的网络接入条件以及设备配置标准。例如,每百名社员需配备一台电脑等办公设备,并且要有稳定的互联网连接。这些具体量化指标有利于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作。
第四部分业务流程优化方面提出了建立完整的会员档案管理制度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成员基本信息登记、交易记录保存等内容。同时鼓励采用电子签名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及安全性。
最后在信息安全保护上特别提到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网络安全事件,并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此外还建议使用加密算法对敏感数据进行处理以防泄露。
总之,《DB34/T 1600-2012》通过上述内容为企业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操作指南,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