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墨兰生产的产地环境、种苗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同时明确了墨兰的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墨兰的生产和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and 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Mo Lan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1196-2011墨兰生产技术规程与质量要求》是福建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墨兰的生产技术要求和质量分级标准。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栽培环境方面,标准指出墨兰应种植于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基质中,pH值保持在5.5至6.5之间。这主要是因为墨兰喜欢酸性土壤环境,过高的pH值会导致营养吸收障碍。
关于光照管理,标准建议春秋两季给予全日照或接近全日照的光线,夏季需适当遮阴以避免强光直射灼伤叶片。适宜的光照条件有助于墨兰健康生长并促进花芽分化。
施肥方面,提倡使用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基肥,并定期追施稀薄液态肥料。氮磷钾比例宜控制在1:1:1左右,同时注意补充微量元素如铁、镁等,以满足其生长发育需求。
病虫害防治上强调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要定期检查植株状态,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或者低毒高效的化学药剂进行喷洒作业。
对于成品墨兰的质量评定,则从植株形态、叶片状况以及花莛数量等方面制定了明确的标准。其中,要求假鳞茎饱满充实,叶片挺拔且无明显损伤;花莛高度适中,花朵排列整齐美观。这些指标直接反映了墨兰的整体品质水平。
此外,还特别提到墨兰产品应附带标签说明相关信息,包括品种名称、生产单位、规格等级等内容,以便消费者了解产品的具体信息。
综上所述,《DB35/T 1196-2011墨兰生产技术规程与质量要求》为墨兰的规范化生产和优质化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严格按照该标准执行不仅能够提高墨兰生产的经济效益,也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