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在用液体危险化学品常压金属容器(罐体)的检验要求、检验方法、评定规则及检验周期。本文件适用于储存液体危险化学品的常压金属容器(罐体)的定期检验和评定。
Title:Inspection Specification for Atmospheric Pressure Metal Containers (Tanks) Used for Liquid Dangerous Chemic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Y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1526-2011在用液体危险化学品常压金属容器(罐体)检验规范》是吉林省地方标准,旨在确保在用液体危险化学品常压金属容器的安全运行。以下为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4.1 检验周期
容器的定期检验周期应根据其使用情况和腐蚀程度确定,但最长不应超过6年。此规定强调了定期检查的重要性,防止因长时间未检而导致潜在风险积累。
5.2 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需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容器表面是否存在裂纹、变形或泄漏现象;
- 焊缝区域是否有异常;
- 安全附件是否完好有效。
通过细致的外观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容器存在的明显缺陷,从而避免事故发生。
6.3 壁厚测定
壁厚测定点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并且至少包括以下部位:
- 罐体上部圆筒段;
- 罐体下部圆筒段;
- 封头与筒体连接处。
测定结果用于评估容器壁厚减薄状况,判断其是否符合继续使用的条件。
7.1 腐蚀调查
对于有防腐层的容器,应剥开部分防腐层进行目视检查,了解内部基材的实际状况。这一措施有助于揭示防腐层下方可能隐藏的腐蚀问题。
8.2 强度校核
当发现以下任一情况时,应对容器进行强度校核:
- 实测最小壁厚比设计计算最小壁厚减少超过10%;
- 存在严重局部腐蚀;
- 曾发生过重大事故。
强度校核是保证容器安全性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存在显著结构变化的情况下。
以上内容仅为标准部分内容的精选解读,全面理解和应用还需结合整个标准文本以及相关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