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枫杨栽培的术语和定义、苗木培育、造林技术、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枫杨的人工栽培与管理。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iquidambar formosan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枫杨是一种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的乡土树种,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和生态修复。《DB41/T 724-2012 枫杨栽培技术规程》为枫杨苗木培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选取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一、育苗地选择与准备
规程要求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疏松的地块。土壤pH值以6.5-7.5为宜。在整地时要深耕细作,施足基肥,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以上,并掺入适量磷钾肥。耕翻深度不低于30厘米,确保土层疏松透气。同时要清除杂草根系,防止病虫害滋生。
二、播种育苗
规程规定播种时间为每年春季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种子需经过催芽处理,可用温水浸种24小时后捞出沥干,再用湿布包好置于20-25℃环境下催芽。当有50%以上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采用条播方式,行距20-25厘米,播深2-3厘米,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每亩播种量为10-15公斤。
三、幼苗管理
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揭去覆盖物,保持苗床湿润但不积水。当幼苗长至5-6片真叶时进行间苗,株距保持在10-15厘米。注意防治立枯病等病害,可喷洒波尔多液或百菌清等药剂。同时要加强肥水管理,每月追施一次稀薄氮肥,促进苗木快速生长。
四、移植与定植
一年生苗高达到80-100厘米时即可进行移植。移植前要适当修剪侧枝,保留3-5个主枝。移植密度为每平方米10-15株。定植时要挖大穴,施足底肥,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定植后要浇透定根水,加强后期管护。
五、成林抚育
成林初期要进行合理间伐,保持林分密度适宜。每年要进行2-3次中耕除草,保持林地清洁。根据生长情况适时施肥,以磷钾肥为主,配合使用微量元素肥料。及时防治食叶害虫和蛀干害虫,可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
六、病虫害防治
枫杨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炭疽病等,虫害主要有天牛、刺蛾等。防治立枯病可选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喷雾;防治炭疽病可用代森锰锌、百菌清等。对于食叶害虫可用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等杀虫剂喷雾;对天牛等蛀干害虫可采取人工捕杀、涂白保护等措施。
以上是规程中一些关键环节的技术要点,遵循这些规范能够有效提高枫杨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为营造优质林分奠定坚实基础。